原文:盧詠莛 | 中譯:蔡穎
那是個多雲的星期日下午,我和幾個朋友坐在餐廳裡等我們點的外賣,計畫著將午餐帶到海邊,在那兒打發時間,等待將在海邊舉行的浸禮儀式。我看著坐在對面的朋友Cindy*,剛高中畢業的她要接受浸禮。她很安靜,彷彿要將一切情緒隱藏起來,可是我卻在她臉上看到了夾雜著興奮又緊張的心情。
到了海灘,親朋好友都圍繞在野餐桌旁。這個雙語教會目前沒有牧師,所以浸禮將由一位教會的領袖來主持。空氣中帶著剛下過雨的冷冽,風从海邊吹過。我們坐在棕櫚樹的蔭下,一邊看著海浪拍打著岸邊,同時唱詩歌讚美全能的上帝。敬拜時間過後,我們走向水邊,三位新會友就在這溫暖的海水中受了浸。這一幕是何等美麗!
在我所屬的溫哥華教會,我們常鼓勵年輕人只要願意跟隨耶穌,就應該受洗。每次有主日浸禮,總會有很多鮮花、禮物和照相的人群;有一位姊妹甚至說過,我們教會受浸禮那一天華麗的程度簡直跟婚禮不相上下!但是,上星期日我見到的卻截然不同。那儀式雖很簡單,卻帶著很大的負擔。在台灣,公開宣佈自己是一名基督徒有著很高昂的代價。這次受浸的人選擇了許多其他台灣人沒勇氣走下去的路:選擇作基督徒,从此不再與親友一起拜偶像。在台灣,眾人每個月都會集體祭拜,而每天燒香的很常見。而且,台灣基督徒常被視為不孝順的兒女,因他們不願燒香祭祖。受浸被視為永久的印記:只要一受洗,就不能回頭。有一些父母甚至和子女斷絕關係,只因孩子決定要跟隨耶穌。在家庭如此強烈的反對下,許多基督徒非常慎重小心地考慮後才決定受洗,也不會事先告知家人。
對於Cindy一個十八歲的女孩子而言,決定受浸已經是邁出了很大的一步。越接近受洗的日子裡,她心情就越沈重,擔心家人知道她要受浸後會有出甚麼樣的反應。她姊姊曾堅決表示不會參加她的浸禮,媽媽也在受浸前一晚決定不參加。能受浸禮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她爸爸也是基督徒,很快的家庭分成了兩派。儘管Cindy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後果,並清楚的數算了所要付上的代價,她還是不顧將要面對的困難和家庭的反對,確信耶穌會比這世界能給的多更多。
受浸不應該是草率的決定。在我們這個舒適、宗教自由的社會裡,我們常忘記跟隨耶穌是個代價高昂的決定。我們是否可以像在馬太福音四章裡的雅各和約翰,以及許多台灣基督徒們一樣,捨去家人只為跟隨主?讓我們一起向這些弟兄姊妹學習,學習捨己的功課,每天背起十架跟隨主。
*作者目前居住在台灣高雄,與「海外基督使團」配搭做宣教工作,同時也是一名英文師。為保護人物隱私,文章中有關人名已被變更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